最近為了 IROS 的 paper 和碩士論文題目,每天都在想軟體怎麼設計,
還有怎麼配合各項計畫時間排進度。
軟體設計方面,主要是希望可以多用一些 design patter 提高程式的
可讀性,最有機會用到的有 Command 、 Mediator 、 State 這幾個
pattern 。
Command 可以把指令封裝起來,讓機器人各元件間的相依性降低;
Mediator 也可以降低元件的相依性,不過作法差滿多的,
State 則是可以讓機器人在不同的狀態下對同一事件產生不同處理方式
(雖然很 make sense ,不過我目前還沒想到是不是需要這麼複雜…)
另外機器人經常有一些超龐大複雜的 function ,像我如果要把 Tracking
包裝成一個 function ,可能會用到一堆物件和 data ,像是 URG 、 Motor
還有 Camera 、 超音波等等,還需要考慮避障,因此我覺得把複雜的工作
包裝成 class 似乎是個不錯的處理方式,有一堆 sub-function ,
一堆 function 需要的參數也可以直接用 member data 取代。
簡言之,完成一個任務需要很多物件和 sub-function ,剛好 class 裡面
就分成 member data 和 member function ,很適合拿來包裝一個任務。
但我自己還是很難接受「任務物件」這樣的概念就是了。
另外還發現一個問題,就是解決問題的 solution 究竟應該和這個問題
有多高的相依性?相依性高,程式好寫,但是留下來的 code 很難修改
成另一個程式也可以用,相依性低則反之。這也是很難拿捏的問題。
接下來是時間安排的問題。假設實驗只能做到五月底
(留一個月緩衝加寫論文)
該完成的事很多,想完成的事更多,中間可能突然冒出來的事…應該也不少
簡單表列一下
Need to do:
1. IROS 實驗:聽聲辨位、避障、圖像追蹤
2. MFI 實驗:語音人機介面、避障、人追蹤
3. Thesis 實驗:聽聲辨位、語音人機介面、避障、圖像追蹤、人追蹤、
SLAM、圖形人機介面
Want to do:
1. 聽聲辨位效果提昇
2. 仿立體視覺
3. Grid Map 建立程式
4. 紅外線 Docking 機制
本來也想玩玩機械手臂的,看來還是別去想比較好。
我也開始體會為什麼有人會想要繼續唸下去,因為兩年就畢業離開,很難
沒有遺憾。(不過對我來說,在這裡念博班可能會造成一輩子的遺憾…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